東申瓦業分享:各個朝代建筑風格各有特色
文章出處:東申瓦業 人氣:發表時間:2022-03-02 16:27
東申瓦業給大家分享:每個歷史朝代的建筑風格大全; 我國歷史上各個朝代的建筑樣式風格,商周質樸高雅,秦漢雄渾風雅、隋唐雍容大度,南北宋雅致精美。
商周
商周建筑、中國特有的建筑體系已經在商周時期初步形成,建筑基本形式如;夯土臺為基、斗、院落式組合、對稱布局等,城市開始有了“城”和“郭”的區分。

周建筑風格

秦漢
秦漢建筑的風格可以用“雄渾風雅”來概括。屋頂很寬大,正脊和垂脊筆直,角脊已經出現了折線,但是曲度不大,沒有曲??;四邊的屋角沒有翹起,展現出力量和樸素風格。秦漢建筑主體仍繼承了商周的高臺建筑建筑思維,以高大的夯土臺為基礎和核心,在夯土版筑的臺上層層建屋,這種建筑外觀雄渾,位置高廣,非常適合宮殿建筑的需求。

漢建筑風格
秦漢建筑類型以都城、宮殿、其主體綜合使用木材,極不易長久保存,加之烽火連天,其地面建筑均被毀,所以現今保存下來的是皇陵和長城遺址及部分石漢闕。
總結秦漢建筑形制:正脊筆直、垂脊筆直、角脊有直角。秦漢建筑審美風格:雄渾、風雅、樸素。

魏晉南北
魏晉南北建筑風格極為不同,東晉建都建康,其建筑風格是坊市有明顯界限,以平房為主,佛教鼎盛,有部分佛教建筑色彩。西晉建都洛陽,而洛陽建筑風格人口過百萬,富商數萬家,風格近乎秦漢。之南北朝逐步風格統一,采用了曲腳人字栱和一斗三升組合的結構,魏晉南北期建筑美學和技術在秦漢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,逐步出現了曲線美,代表性的就是:人字拱由起初的剛強平直發展到曲腳人字的拱自然柔和。
其中日本飛鳥時代的建筑具有南北朝時代建筑特點。
仿、魏晉南北朝、法隆寺
魏晉南北期建,朝代更迭快速,政局不穩定,隨之的戰爭不斷,因此我國至今沒有發現,魏晉南北期建木質建筑、相反在日本卻保留了部分的魏晉南北風格的建筑。

魏晉南北期建特點;曲腳人字栱和一斗三升組合的結構。魏晉南北建筑審美風格,曲美、柔和、風雅。
隋唐
隋唐時期的建筑最主要的特點:斗拱碩大,屋檐高挑,鴟吻粗獷,立柱粗壯,色彩單一,總體風格,雍容大度,嚴整開朗,建筑材料已使用琉璃瓦。隋唐時期的建筑技術更加進步,大建筑已經不需要想秦漢時期那樣依賴高臺建筑,建立高大夯土太再建木結構那樣解決了。

唐建筑風格
我國現存唐代木質建筑:五臺縣的南禪寺,佛光寺,廣仁王廟,天臺庵,天臺庵精巧,南禪寺古老,佛光寺華美,廣仁王廟樸實,展現了隋唐時期建筑風格。隋唐時期建筑審美風格:雍容大度、嚴整開朗。
南北宋
南北宋時期建筑風格,建筑的規??s小,建筑布局隨意,建筑風格改變,科技含量較高。但表現出細致柔麗的審美,南北宋時期建筑從外貌到室內,都和隋唐時期建筑有顯著不同,在建筑技巧進步的基礎上,更加重視建筑細節的刻畫,每一梁一柱都要精細的刻畫,更加的曲面美的發展,屋面彎曲,門窗菱花,增加雕刻和花紋及彩畫藝術,建筑拱柱之間距離變小。

宋建筑風格
在建筑上北宋官方頒布的一部建筑設計、施工的規范書,《營造法式》這是中國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術書籍,也標志著中國古代建筑已經發展到了較高階段,南北宋時期建筑審美風格:華麗、柔和、精細。
下一篇:古建筑知識盤點:構件中的點睛之筆 上一篇:古代傳統古建筑中的“九漿十八灰”
此文關鍵詞:東申瓦業
同類文章排行
- 馬頭墻是什么?馬頭墻的由來讓您瞬間頓悟
- 意大利的古建筑為何至今保存
- 寺廟瓦廠家分享:古代建筑的排水措施有哪些?
- 古建筑知識盤點:構件中的點睛之筆
- 東申瓦業分享:各個朝代建筑風格各有特色
- 古代傳統古建筑中的“九漿十八灰”
- 多措并舉提高文物古建防災減災能力
- 木結構古建筑調查鑒定需要我們做到哪些方面
- 古建筑屋面屋頂修復,為何會使用古建仿古瓦?
- 東申瓦業講堂:重溫課本里面的古建筑